夏至刚过,酷暑来临,
有没有发现自己
无论睡多久都睡不够?睡不醒?
而且总觉得困倦、无力,
身体及四肢沉重倦怠,
食欲也不好了,甚至感觉到
脸上总是油乎乎、黏腻不舒服呢?
那么,很不幸地告诉你,
你中了“湿邪”的招了!

中医说的“湿”是什么
中医认为脾能调节体内的水分。若脾的动力足很健康,就不易将多余的湿气滞留在体内;反之,脾有虚羸会令体内湿气过重,日积成痰湿,使人生病。“湿重如裹”,就是身体湿气重,感觉被包裹着,像是穿着件半干的衣服一样别扭。
在中医看来,湿气似乎称得上是“万恶之邪”。在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这“六淫邪气”致病因素中,湿邪杀伤范围最大。

这是因为,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,总是与别的邪气“狼狈为奸”:
·湿气遇寒成寒湿,让人冷得透心彻骨,病痛缠身;
·遇热为湿热,好比夏天的桑拿天,闷得使人透不过气、出不了汗;
·遇风则化为风湿,驱风很容易,酿成风湿就成了难以摆脱的慢性问题……
湿气重,从头到尾都受伤
1.头部
湿气侵入头部,则出现头晕、犯困、头重如裹的不适感。
2.胸腹部
湿气滞留胸腹部,则出现胸闷气短、胃胀。
3.消化道
影响食欲,不想吃东西,还会出现口臭,大便不爽,易粘马桶壁。
4.泌尿系统
体内湿气重,且喝水较少时,小便排出不畅,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。
5.关节
湿气侵入关节,则关节酸痛、沉重、活动不利,痛处固定。
6.下肢
湿气侵犯下肢,可出现下肢水肿、脚气等情况。
7.皮肤
湿气过大会刺激皮肤大力散热,负担加重,免疫力随之降低。因此,痤疮、皮炎、湿疹、藓都会不请自来。
两大排湿开关堪比“水龙头”
俗话说“湿气在,百病害,湿气除,百病无。”湿气重的人,各种健康问题都会找来。包括这次猖獗的病毒都离不开湿邪作祟!
今天教你通过按揉两个重要穴位排出体内湿气,这两个穴位称“人体水龙头”,一个负责通调水道,一个负责健脾化湿,祛湿一定不能放过它们。
1.水分穴
位置:肚脐上方一拇指宽。
按揉法:手指四肢并拢放于水分穴,用震颤的手法按摩,坚持30-60秒。这个动作可以让大小肠蠕动分开,恢复它们升清降浊的功能。
2.阴陵泉穴
位置:位于小腿内侧膝下,胫骨内侧凹陷中。
按揉法:点揉从三阴交到阴陵泉这一段经络,每天10-20次。如果在此区域摸到条索筋结,则说明有代谢问题,可以着重用弹拨的方式按揉,每天弹拨50次。
夏季养生重点在于排,排出体内湿气,还自己和家人一副健康轻盈的身体。
除了按揉的方法,还应该艾灸从根本上带动中焦运转,畅通健运五脏,强健身体“排湿系统”,助湿邪迅速从体内排出。
艾灸祛湿:推荐养生穴位
艾灸有开郁、祛湿、补阳气的作用,特别适合夏养生,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夏季常见疾病,度过困乏的夏天。
1.关元穴:位于脐下3寸,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。
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条灸10-15分钟,或用随身灸灸20-30分钟。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、补肾固精等功效。
2.命门穴: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,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,为元气“住宿”的地方。
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条灸10-15分钟,或用随身灸灸20-30分钟。
3.中脘穴: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处,相当于五指宽度。
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条灸10-15分钟,或用随身灸灸20-30分钟,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。
4.足三里穴:外膝下3寸,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。
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条灸10-15分钟,或用随身灸灸20-30分钟。
5.丰隆穴:小腿外侧的中点,肌肉较鼓起的地方,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。